
香港公司審計是香港公司后續管理及維護的重要工作之一。香港公司審計是由香港持牌會計師對香港公司在一個周年或以上進行公司財務賬目的核實與核準,以相關文件報告的形式對香港進行責任性的說明。
香港公司審計的要求
根據香港《公司條例》,本地注冊公司在每個財務年度結束后,必須委托合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年度審計,并準備公司財務報表。審計的主要目的是核實公司賬目和財務報告的真實性和準確性,防止報表造假,保證投資者和監管機構的信息透明。通常,這包括:
1、核實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數據
2、檢查賬簿和會計憑證
3、驗證公司稅務申報的依據
4、分析關聯交易和潛在財務風險
審計中常犯的錯誤
1、財務分類錯誤
財務分類是會計工作的基礎,一旦分類不準確,不僅影響企業財務報表的真實性,也可能導致年審審計中被質疑。以下是常見的分類錯誤:
①費用與資本支出的混淆。許多企業將應計入資本性支出的項目錯誤歸為當期費用,導致資產負債表失真。
②收入確認時間點錯誤。例如,預收款未正確區分,直接計入當期收入,造成利潤波動異常。
③混合性質費用分類不清。不同行業之間可能會出現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的界限模糊,導致財務指標誤導。
④未區分關聯交易與普通交易。關聯交易若未實名披露或誤分類,會引起審計師重點關注。
2、憑證管理疏漏
會計憑證是財務活動的直接表現,是審計證據的關鍵載體。憑證管理不當可能表現為:
①憑證缺失或未按時歸檔,導致審計過程追溯困難。
②憑證填寫不規范,如缺少必要審批簽字或日期,影響真實性認定。
③憑證與賬簿不符,數據難以對賬,增加審計調整的可能性。
④重復報銷憑證或人為篡改憑證,形成財務舞弊風險。
拿到審計報告后該做什么?
當審計師出具報告,并不意味著審計流程結束,還有兩個關鍵動作要做:
1、確認報告類型與內容:
香港審計報告分 “無保留意見”“保留意見” 等類型,其中 “無保留意見” 是最優結果(代表財務數據真實合規);拿到報告后需核對公司名稱、結算日期、數據是否與實際一致,有問題及時修改。
2、配合報稅與存檔:
審計報告需連同利得稅報稅表一起提交給香港稅務局(稅務局會根據報告評估應繳稅額);報告原件需留存至少7年,以備稅務局抽查(香港法律規定,企業需保存7年財務記錄)。
總結:香港公司年審審計中的財務分類與憑證問題是多數企業面臨的共性挑戰。規范財務操作細節不僅順利完成年審,更為企業的長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
RICHFUL瑞豐的優勢
資質與榮譽
專家團隊
Melanie Fitzpatrick
首席目標與人事官
Jonathon Clifton
集團常務董事-企業解決方案
蔣夢南
Vistra卓佳執行董事,RICHFUL瑞豐總經理
典型客戶